根据上海市教育系统防控要求,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特点,做好重点防护,拟定我校2021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方案和防控预案。
  一、 基本情况
  
   
    
     测试日期  | 
     2021.5.14-5.16全天  | 
     2021.6.5-6.6 全天  | 
    
    
     测试校区  | 
     奉浦校区  | 
     交通路校区  | 
    
    
     测试人数  | 
     1645人  | 
     860人  | 
    
   
  
  二、健全组织机构
  (一)成立防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在《上海商学院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基础上,根据市委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上海商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上海商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疫情防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剑峰
  副组长:熊平安、段宝玫、张士英
  组  员: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信息与网络中心、各二级学院、高等技术学院。
  (二)组考及防疫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 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学校本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务工作。
  2. 区、校联动,指挥部署学校本次普通话水平测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3. 督促、检查各项考试组织工作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4. 一旦发现疫情,发出现场处置指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 向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汇报重要情况,协助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后续开展的应急处置、事件调查、事后评估和信息发布工作。
  6. 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授权下,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开展后续处置工作。
  (三)领导小组下设各具体工作小组
  1. 综合协调组
  组长:熊平安
  副组长:段宝玫、甘小的(交通路)、赵宏(交通路)
  考务负责人:万静、徐琪雯、徐磊、张玲(交通路)
  成员:教务处、交通路院区、后保处有关人员
  职责:负责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疫情具体防控工作和考务组织工作。做好防疫宣传工作,负责有关舆情监控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及时将舆情信息汇总提交给领导小组参考。负责协调各部门开展后续处置工作。
  2. 后勤保障组
  组长:张士英、张熔(交通路)
  成员:物业、医务相关人员
  职责:根据区校联动机制,主动对接区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有关医疗机构,商请防疫专家指导考试组织防疫方案;负责确保考试期间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保障;负责考区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落实留观区域和隔离考场的各项准备工作。考试当天指定医务人员到现场值班,一旦发现疫情,应按照组考及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指令,立即采取相应处置办法。负责考场内外的各项保障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考场的照明用电、打铃、课桌椅配置、空调、电梯、考生休息场所等。
  3. 安全保卫组
  组长:蔡磊、张熔(交通路)
  成员:保卫处有关人员
  职责:负责考区内外的秩序维护;协助做好查验入校人员的“随申码”、有效证件、体温检测;负责做好与公安机关的联络工作。
  4. 网络信息组
  组长:宋晓光、张捷飞(交通路)
  成员:信息办有关人员
  职责:负责实训楼测试现场指挥系统、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的运行工作,测试考场区域视频监控录制备份(包括考前调试及考后设备关闭保存过程记录等),红外体温监测设备安装调试。
   
  三、测试防控准备
  (一)防疫物资
  1. 工作人员配备: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护目镜。
  2. 消毒药械配备:75%医用酒精、酒精棉球(片)、84消毒液(预防性消毒浓度:250-500毫升/升)、含氯(溴)消毒片、过氧化氢消毒湿巾、喷壶、刻度桶、搅拌棒、抹布、拖把。
  3. 报到室配备:手持式体温测量仪、水银体温计、免洗手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湿巾、酒精棉球、盒子、垃圾袋、垃圾桶。
  4. 测试室配备:免洗手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湿巾、酒精棉球(片)(每批测试结束对耳麦海绵套进行替换和消毒)、垃圾袋、垃圾桶。
  5.向应试人提供:酒精免洗液、足量耳麦替换海绵套、酒精棉球(片)(擦拭耳麦)。
  6. 其他物资:一次性隔离衣、呕吐物应急处置包、各测试用教室均需放置足量垃圾袋。
  (二)工作人员要求
  1. 参与测试的工作人员须持有健康码绿码,凡有发热、干咳、呼吸急促、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或14天内自己或家人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严禁参与测试工作。
  2. 工作人员在测试过程中须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所佩戴的一次性口罩须每四小时更换一次;每批次测试结束后对自己的工作区域及设备进行消毒,勤用免洗手消毒剂。报到室测量体温等与应试人近距离、长时间接触的工作人员还须佩戴护目镜,其口罩须每两小时进行更换。
  四、测试防控安排
  报到室、候测室、准备室、测试室相对独立,根据场地条件尽可能做到多通风。应试人行进通道有专人管理,按批次进场,进出单向流动且各批次人员不在同一功能区交汇,尽量做到“双通道单循环”。合理设置进场路线,确保应试人有序、分散、快速参加测试。
  (一)报到室
  1. 应试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报到,不得提前进入考区以免候考时人员聚集,陪考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考区。
  2. 除校验身份证、准考证等特定情况外,应试人须全程佩戴口罩。报到时,须出示当天健康码绿码,体温低于37.3摄氏度且无感冒、咳嗽、咽喉疼痛、腹泻等症状者方可进入考区。
  (二)候测室
  1. 应试人进入候测室前,先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填写《个人健康承诺书》,随后进入候测室。
  2. 候测室应保持高度通风(窗户呈全部打开状态),不同批次的应试人就座位置按照奇数排和偶数排轮流交叉,具体座位间前、后、左、右需间隔1米以上。
  3. 候测室最多同时容纳一组应试人,应试人排队进行信息采集时,排队间距保持一米以上。随后观看《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走动。
  4. 应试人采集信息时无需摘取手套接触设备,自行刷取身份证,每名应试人刷完后工作人员立即用消毒湿巾对读卡设备进行擦拭消毒。采像环节暂时脱取口罩,其余时间全程佩戴口罩。
  5. 候测室在每批应试人信息检录完毕后进行一次消毒。消毒对象包含地面、门把手、信息采集相关设备、应试人等候时所用的桌椅等。
  (三)准备室
  1. 准备室应保持高度通风(窗户呈全部打开状态),不同批次的应试人交替使用同一排左、右两边的桌椅,座位间前、后、左、右需间隔1米。
  2. 应试人尽量避免身体直接接触塑封试卷。
  3. 应试人离开准备室后,工作人员应立即用消毒湿巾对准备室所有桌椅、塑封试卷进行擦拭消毒。
  (四)测试室
  1. 应试人进入测试室后根据工作人员指示,对耳麦用酒精棉球(片)擦拭消毒并套上经过消毒的海绵套。
  2. 应试人输入准考证最后四位登录,全程无需摘取手套。
  3. 应试人完成测试后及时离开测试室,取下耳麦海绵套还于指定地点,并将使用过的酒精棉球、手套等扔进测试室门外指定垃圾桶。
  4. 每批次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及时督促考生尽快有序离开考场(区)。
  五、测前准备工作
  (一)召开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协调会
  组织校长办公室、教务处、交通路校区、学生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信息与网络中心、各二级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等相关部门召开工作协调会。明确各部门分工,落实相关工作人员。
  (二)考点管理与考场设置
  为防止出现考场外应试人员聚集,应在考区周边设立警戒线,扩大警戒区域范围,仅限应试人和测试工作人员进入。在考场入口设立多条应试人专用体温检测通道,引导应试人依次排队,地上做1米间隔标志,所有进入该区域的应试人、测试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确保应试人间的安全距离,防止人员拥堵。设置相对独立的临时留观区。体温异常应试人进入专门留观区,再次进行腋下体温检测,由驻点的专业医务人员做应急处理。对体温异常人员预备了专用防疫特殊通道,经两次测温后仍在37.3度以上的,谢绝进入参加测试。留观区需配备相应消毒防护用品(如水银体温计、一次性医用口罩、隔离衣、免洗手消毒液、有盖式的垃圾桶、座椅等)。
  六、应急处置
  在原有应急突发事件处置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因入场发热或其他异常状况及测试中发热、呕吐等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办法。
  应试人入场若两次测量体温≥37.3℃,取消当天测试资格。
  应试人入场时检测体温正常,但出现干咳、气促、流涕、腹泻等异常状况,经防疫工作人员评估确认,取消当天测试资格。
  鉴于以上情况是疫情下的防控要求,而并非考生自己放弃测试,免费测资格可以保留。
  七、相关事项
  1. 宣传
  联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应试人及测试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告知应试人所采取的有关措施;对于应试人、测试工作人员出现的焦虑、焦躁情绪,可安排在在测前进行心理疏解和辅导,缓解压力,消除顾虑。
  2. 技术保障
  提前准备好视频监控录像、身份识别、作弊防控、综合管理、应试人服务等系统运维工作,确保设备到位、功能实现、使用正常,采取有效手段做好应试人、测试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和验证工作。
  3. 做好应试人赴测提醒
  测试前提醒应试人,提前注册“随申码”,应试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准考证、学生证(学生卡)、当日更新的“随申码” 绿码进入测试点。出行时提前准备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遵守学校相关防疫规定,配合学校完成健康检查和登记。赴考途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防护,同时做好手卫生。
   
   
   上海商学院教务处(语委办)
  2021年1月
  
  
  
  附件:疫情防控个人健康信息承诺书